2025年6月,國家衛健委發布的《2022、2023年度全國二級公醫院績效考核國家監測分析情況的通報》,讓3607家二級公立醫院(不含中醫類)的“國考”成績公之于眾。作為分級診療體系中的“中堅力量”,二級公立醫院在此次考核中展現出了諸多亮點,但也暴露出了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。
讓我們一起看看其中有哪些方面,可以為醫療機構高質量發展提供價值參考?
1.成績亮眼:技術能力、服務效率、收入結構全面升級
技術能力顯著提升
在技術能力方面,二級公立醫院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。2023年,全國二級公立醫院出院患者微創手術占比達15.2%,三級手術占比首次突破41.8% ,部分醫院已能熟練開展腹腔鏡、胸腔鏡等復雜操作。這意味著越來越多的患者無需奔波至大型三甲醫院,在二級公立醫院就能接受先進的微創手術治療。同時,反映疾病復雜程度的病例組合指數(CMI值)從2021年的1.04升至2023年的1.05,部分省份甚至達到1.2 ,這充分表明二級公立醫院收治疑難重癥的能力在不斷增強,正在逐步承擔起區域內更重要的醫療救治任務。
服務效率與患者體驗優化
服務效率的提升也十分顯著。全國二級公立醫院平均住院日降至8.9天,福建、江西等 9省份更是低于8天,真正實現了“以效率換空間”,讓更多患者能夠及時入院治療。在患者體驗方面,門診患者滿意度達91.2分,住院患者滿意度92.6分,較2022年分別提升4.6分和2.1分,掛號體驗、環境標識等維度都有了明顯改善。這背后,是醫院在優化流程、改善環境等方面做出的不懈努力,讓患者就醫更加便捷、舒適。
收入結構更趨合理
在收入結構調整上,“騰籠換鳥”取得了顯著成效。醫療服務收入占比提升至32%,藥品、耗材收入占比下降,醫務人員的勞務價值得到了進一步體現,這不僅有利于提高醫護人員的工作積極性,也讓醫院的收入結構更加健康、可持續。同時,成本控制也初見成效,萬元收入能耗支出較2020年有所下降,但部分醫院仍高于三級醫院水平,未來還需在精細化管理上持續發力。
2.問題與挑戰:區域失衡、人才短板、信息化滯后成“攔路虎”
區域發展不均衡
然而,成績背后也隱藏著不少問題。從區域發展來看,華東、中南地區在CMI值、微創手術占比等指標上明顯優于東北、西北地區。東北地區部分醫院醫療盈余率低,虧損醫院比例較高,這反映出不同地區醫療資源分布不均、發展水平差異較大的現狀。這種區域失衡不僅影響了當地居民享受優質醫療服務的權利,也制約了全國醫療事業的均衡發展。
人才結構矛盾突出
人才短缺是二級公立醫院面臨的又一大難題。2023年醫護比僅為1:1.5,遠低于國家要求的1:2;兒科醫師占比僅5.7%,短缺問題十分突出。此外,部分醫院在麻醉、病理等緊缺學科建設上存在不足,尚未配備專科醫師,這嚴重影響了醫院的綜合服務能力,也限制了醫院在疑難重癥救治方面的進一步發展。
信息化支撐能力薄弱
在信息化建設方面,仍有135家醫院未建立電子病歷系統,數據質控和互聯互通水平參差不齊。這不僅制約了檢查結果互認,增加了患者的就醫成本和負擔,也影響了智慧醫院建設的推進,使得醫院在數字化時代難以充分發揮優勢,提升服務效率和質量。
3.高質量發展借鑒:從 “國考標桿” 看破局之道
以“國考指標”為導向,精準施策
面對這些問題,一些醫院已經探索出了有效的解決辦法。云南賓川縣人民醫院通過分解 29 項國考指標,建立“全面質量評價體系”,將CMI 值、三四級手術占比等核心指標納入科室績效考核,充分調動了醫務人員的積極性,推動了技術升級,實現微創手術占比提升至15%以上,并在2023年“國考”中獲評A檔 ,為其他醫院提供了寶貴的經驗。
深化醫聯體建設,破解“夾縫困境”
浙江壽光市以緊密型醫共體為抓手,統籌床位、專家資源,通過“千縣工程”“百縣工程”強化縣級醫院專科能力,有效承接上級醫院下轉患者,形成了分級診療閉環。這種模式使得縣域就診率達到92.3%,基層診療量占比77.4% ,既方便了患者就近就醫,又提升了基層醫院的服務能力,實現了多方共贏。
數字化賦能,推動管理與服務升級
湖州市中心醫院則通過數字化賦能,打造“臨床數據駕駛艙”,實現床位、手術排期等實時監測;推行“云護理”“無人機物流”,大大提升了服務效率。同時,醫院積極推進電子病歷系統升級,目標達到3級及以上,努力打通檢查檢驗數據壁壘,減少重復檢驗,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、高效的醫療服務。
強化人才激勵,優化專科布局
在人才建設方面,湖州市中心醫院實施“青年英才計劃”,柔性引進院士團隊,將薪酬向緊缺科室傾斜,近三年全職引進高層次人才2人 。通過完善兒科、急診科等緊缺崗位薪酬機制,開展“名醫湖州薈”等活動吸引滬杭專家下沉,有效改善了人才結構,提升了醫院的專科服務能力。
4.以“國考”為指揮棒,推動醫療生態重構
二級公立醫院的“國考”不僅是考核工具,更是高質量發展的“導航儀”。未來,要實現醫療行業的進一步發展,需從三方面發力。在政策協同上,推動醫保支付改革、醫療服務價格調整與績效考核掛鉤,建立可持續補償機制,為醫院發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;在區域均衡方面,通過“醫聯體 + 專科聯盟”模式,促進優質資源下沉,縮小區域差距,讓更多患者都能享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;在創新驅動上,積極探索“智慧醫院+日間手術+多學科診療”模式,以技術升級和服務優化提升競爭力,推動醫療生態的全面重構。
二級公立醫院的“國考”成績單,既是對過去努力的肯定,也是對未來改革的鞭策。醫療機構只有以問題為導向,以患者為中心,將“國考”指標轉化為內生動力,在分級診療體系中找準定位,才能實現從“規模擴張”到“質量提升”的跨越,為健康中國建設注入新動能。未來,期待更多二級公立醫院在“國考 的指引下,不斷提升服務能力和質量,為守護人民群眾的健康做出更大貢獻。
最后,我們是為廣大醫療機構提供智慧醫療系統的服務商,如果貴醫院需要智慧醫療HIS系統、智慧管理HRP系統、智慧運營HCRM系統,歡迎您隨時溝通~
獲取營銷干貨和最新活動資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