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具價值信息,成功實踐助力高質量發展
2025年7月23日,隨著巡視組在南京召開進駐動員會,二十屆中央第六輪巡視的地方部署正式落地。這場覆蓋16省(自治區、直轄市)及10個副省級城市的“深度體檢”,將醫療反腐推向了新高度——從“常規動作”到“重點攻堅”,從“單兵作戰”到“系統聯動”,醫療領域的反腐風暴正全面提速。
2025/07/257月22日,國家衛健委正式印發《醫養結合示范項目工作方案(2025年版)》(以下簡稱《方案》),為我國醫養結合事業的推進明確了新的戰略方向。
2025/07/23財政部與國家衛生健康委于近期聯合發布《2025年中央財政支持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范項目》評審結果,全國20個地級市成功入選該示范項目。根據政策慣例,每個入選城市最高可獲得5億元中央財政補助資金,項目實施周期為三年。
2025/07/222025年,中央財政通過競爭性評審選定15個城市,為每個城市注入不超過2億元專項資金,其中10%為績效獎補,重點用于支持中醫診所等基層機構的人才激勵與技術創新。
2025/07/21國家醫保局又有大動作!7月6日,國家醫保局公布8起藥品領域欺詐騙保典型案例,為全國醫保基金專項整治拉開了序幕。緊接著,8月起,第二階段專項核查正式啟動,此次聯合最高法、最高檢、公安部等九部門,劍指藥品追溯碼異常線索,嚴打欺詐騙保行為。這一系列舉措,無疑釋放出了國家對醫保基金監管持續加強的強烈信號。
2025/07/18在天津市某三甲醫院的診室里,內科主任醫師李醫生最近明顯感覺到開藥單上的“變化”——過去總被系統標記的"非中選高價藥",如今在合理范圍內使用時不再觸發預警;而她所在的科室,這個月起結余留用資金到賬后,護士們的績效獎金漲了15%。這些細微改變的背后,是天津市近期出臺的《關于推動集采結果穩妥有序落實的通知》(以下簡稱《通知》)正在重塑醫藥集采的執行生態。
2025/07/172025年7月,全國446家公立醫院已經掛上了減重門診牌。成都三院的減重門診日均接診量突破800人,診室里人滿為患;北京友誼醫院的減重手術排期已經排到了明年3月,一號難求;而上海十院的肥胖癥診治中心,卻悄然關閉了3個冗余的診室,冷冷清清。這場由政策推動的減重門診大躍進,正經歷著冰火兩重天的考驗。
2025/07/16診所行業的內卷之戰,早已硝煙彌漫。從“9.9元洗牙”的低價引流,到科室設置“大而全”的同質化競爭,不少診所陷入了“利潤薄如紙、患者留不住、醫生累垮、設備閑置”的困境。究竟診所內卷有哪些怪象?又該如何突出重圍?今天,我們就來好好盤點一番,并為你送上解決方案。
2025/07/15當浙江省中醫院憑借烏梅湯藥方斬獲5億流量,天貓旗艦店單月沖上養生茶類目第一時,中醫診所經營者們必須意識到:傳統滋補品正經歷從“藥材”到“零食”的驚人一躍。石斛凍干粉、黃精紅棗糕、西洋參軟糖……這些顛覆認知的 “養生零食”,不僅讓老字號年輕化,也為中醫診所拓寬賽道提供了方向和參考。
2025/07/10在醫療行業競爭日趨激烈的當下,“以患者為中心” 早已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,而是診所立足市場、謀求發展的核心競爭力。患者選擇一家診所,不僅是選擇醫療服務,更是選擇一種就醫體驗。那么,診所究竟該如何讓患者從踏入診所大門到離店的全程,都能真切感受到尊重與關懷呢?這5個具體行動,將助您打造有溫度、有口碑的診所服務!
2025/07/07近日,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印發《關于開展2025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置工作的通知》,其中明確提出要加快布局急需緊缺專業,支持高校瞄準護理康養等現代服務業布局相關專業,這無疑說明康養產業已然進入專業人才培育快車道,也說明康養類醫療機構的發展前景無比廣闊。
2025/07/03"每天開診8小時,連20個患者都看不上""患者總覺得社區診所不如大醫院靠譜""藥品利潤薄,房租人工成本卻年年漲......" 這是當下不少基層診所的真實困境。在公立醫院虹吸效應、民營機構同質化競爭的雙重壓力下,"守著診室等患者" 的傳統模式早已行不通——想要在醫療市場的"紅海"里活下來,基層診所必須完成一場從"被動接診"到"主動經營"的生存革命。
2025/07/02